笔者认为“静电感应”和“正负电荷中和”是静电感应起电机起电的基本原理,你认为呢?本文将从静电感应起电机起电的结构入手,从仪器的运行方式:正转和反转入手,来进行详细的阐述。
静电感应起电机正转起电过程
假设在导电杆f上端电刷所对外起电盘的位置处(在其他位置处,起电的情形类似),受到大气中较多的正电荷(如是负电荷,起电的情形类似)粒子碰撞。当起电机正转时,逆时针旋转的外起电盘(下称P盘)上B区铝箔经过此处时便带上正电荷,同时使顺时针旋转的内起电盘(下称P盘)上经过电刷的口区铝箔,由于静电感应带上负电荷,而与,下端电刷接触的c区铝箔则被感应出正电荷,P盘上的D区铝箔带上负电荷。
正转开始时P盘和P盘同时旋转90度至图7位置时,P盘B区带正电荷的铝箔和D区带负电荷的铝箔分别与F两端的电刷接触,如图a所示。由于F的连接,使正负电荷发生中和,导致两区的铝箔成电中性,但同时旋转到此位置上的p盘f区带正电荷的铝箔和口区带负电荷的铝箔,由于静电感应,使B区和D区上的铝箔重新带上电荷。根据感应规律,B区铝箔带上负电荷,D铝箔带上正电荷。结果使它们经过电刷后所带电荷的极性,刚好跟经过电刷前所带电荷的极性相反。与此同时,C区铝箔也进入大气中的正电荷粒子碰撞位置而带上正电荷,由于静电感应,使b区和A区铝箔带上负电荷,而d区铝箔带上正电荷。最后结果各区铝箔带电情况如图b所示。
当P盘和P盘继续旋转至刚好180度时,两盘上便以f和F正交划分的4个扇区,形成不同的电荷分布区,其中左边扇区的内、外盘均带正电荷,右边扇区的内、外盘均带负电荷,上、下扇区的内、外盘均带异种电荷,如图c所示。
此后,因为内、外盘各铝箔均带上了电荷,起电机继续正转,各铝箔经过电刷时,在“正负电荷中“和“感应起电”这两个物理过程的作用下,改变所带电荷的极性,从而不断地自激起电。至此,空气中的电荷源就不再起作用了。
因此,感应起电机说明书上把“电刷装置”叫做“中和电刷”,同时在括号内注释为“感应电刷”,笔者认为是有道理的。
静电感应起电机反转起电过程
反转起电和正转起电的原理相同,但反转时,由于开始带正电荷的是P盘的A区铝箔,在静电感应的作用下,P盘的d区和b区铝箔分别带负电荷和正电荷,而P盘的C区铝箔则带上负电荷,结果反转180度后便形成图5所示的电荷分布。
最近更新时间:2022-4-25 15:510 评论